降低制造业成本 这个坑跳不得!
降低制造业成本 这7个坑跳不得!
降低成本是企业经营的永恒主题,但这个问题现在却显得非常重要而紧迫,尤其是对于进入微利时代的中国制造业而言。越是紧张,越不能盲目,企业在降低成本过程中有哪些不能做的?
根据相关报道,若以美国制造成本设为1的话,我国制造成本达到0.96,与美国相当接近,个别行业,如轻纺业,制造成本甚至高过美国。在实际运作中,把向管理要效益一味理解成砍掉费用、压缩成本很可能会误伤企业。
企业衡量成本优势的原则是:在保证与竞争对手提供同等的产品价值的前提下,降低企业相对于竞争对手的成本,即尽量削减不增加产品或服务差异性的成本。不考虑产品或服务价值盲目降低成本的行为,绝不可能造就企业的成本优势,有时甚至会得不偿失,适得其反。
在成本降低管理中,企业常常存在着顾此失彼、秋后算账、过于依赖财务、没有品质坚持、忽视供方利益、追求表面时髦等现象,它会削弱成本降低的效果,甚至将成本降低带入误区。在我国制造业,由于整体经济环境进入中高速增长新常态,人工、原材料、能源等生产要素的增幅大于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,使企业经营越来越困难,因此,不断探讨成本降低的途径无疑是企业自救的一个可控方式。但在实际成本降低过程中,企业有时会产生急功近利、杀鸡取卵的现象,这必须引起我们的警惕,企业成本降低的误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:
误区一:用买方市场的强势地位对采购成本盲目压价导致原材料品质下降
为了降低原材料成本,他们往往将众多的供应商召集在一起,向其提出降价要求,如果供应商不答应企业方的要求,则立即中止合作关系。其实,这是企业在降低成本方面极易陷入的误区。面对这种情况,很多供应商不得不勉强接受下来,但他们下一步却将这种无理的要求向自己的上游供应商提出,最后,整个行业链中出现了铺天盖地的降价声。
在企业整个价值链中,各个环节之间都存在着依存性,下一环节的成本管理必须建立在上一环节成本管理的基础之上,上一环节的成本最小化并不意味着下一环节的成本也会达到最小化,更不意味着整个价值链的成本也随之最小化。
一些企业片面地追求在采购环节上成本支出最低,继而所购进的原材料价廉质次。如果单单就采购环节而言,确实做到了成本最优化,但因为质量较差的原材料致使生产环节的成本上升、销售部门的费用的增加、客户满意度降低,将这些问题汇总,就会发现整个价值链的成本在增大。更有甚者,由于采购价格下降,导致原材料出现以次充好现象,引发品质事故,从而导致公司品牌受损,更是得不偿失,即所谓的“没有错卖,只有错买。”
最近浏览:
相关产品
相关新闻
- 洗煤陶瓷阀门与普通阀门有何区别? 2024-12-10
- 陶瓷阀门品质对洗煤设备有何影响? 2025-03-19
- 洗煤陶瓷阀门怎么选? 2025-01-02
- 如何正确选择洗煤陶瓷阀门? 2025-03-12
- 洗煤陶瓷阀门购买技巧分享!选购小贴士 2025-02-06
- 洗煤陶瓷阀门使用寿命长吗?性能评测 2025-02-13
- 洗煤陶瓷阀门如何提高生产效率? 2025-04-18
- 洗煤陶瓷阀门怎么安装? 2025-01-07
- 洗煤陶瓷阀门在工业中的应用有哪... 2025-04-11
- 洗煤陶瓷阀门适用于哪些流体介质? 2024-12-03